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《中醫觀點》內服中藥、外用針灸增療效


《中醫觀點》內服中藥、外用針灸增療效
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/專題報導 台灣新生報  20121020
傳統中醫認為,針灸療法也可以用來治療肝病。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,針灸療法是主要的中醫療法之一,透過在一定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,有助於調整人體經絡、腑臟、氣血等功能,進而起到治病的目的,所以除了服用中藥處方之外,針灸療法可以輔助治肝病,以便增加療效。
廖醫師指出,針灸治肝病,可望達到消炎止痛、改善肝功能、增強人體抗病機能、調整臟腑功能、利膽退黃、調節免疫機能、促進消化吸收、增強物質代謝、利尿消腫等,所以針灸療法也適用於治療肝病,不過,根據臨床治療經驗,肝病單用針灸療法仍有困難及侷限性,通常是內服中藥、外用針灸,以便提高療效。
廖桂聲醫師舉例指出,譬如肝功能已受損的患者,可以取肝俞、膽俞、太沖、三陰交等穴位;嘔吐、胃口差的患者,可以取內關、足三里、合谷等穴位;有失眠問題的患者,可以取神門、內關等穴位。
肝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脊椎旁,第九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寬處;膽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,當第十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寬處;太沖穴位在腳拇趾與食趾間,往上約一五公分凹陷處;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,足內踝上緣三指寬,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處。
內關穴位在手掌之手腕橫紋中間,朝手肘方向二寸處;足三里穴取穴需先正坐,然後讓大腿、小腿成直角,這個穴位在小腿外側凹陷區,膝蓋直下三寸處,可屈膝或平臥取穴;合谷穴位在拇指、食指合攏後肌肉的隆起處;神門穴位在手腕橫紋內側,約在腕關節凹陷處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進行針灸療法的時候,應注意針具消毒、防止暈針發生,治療時應由中醫師施針。

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

莖葉含芳香揮發油 艾草驅蟲防菌


莖葉含芳香揮發油 艾草驅蟲防菌
台灣新生報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2年6月14日
端午節快了,除了吃粽子、划龍舟,還有一項應景民俗就是懸掛艾草。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,掛艾草主要用途在於消除毒氣,端午節過後氣候相當地炎熱,蚊蟲、病毒活躍又猖獗,最容易發生傳染病,這時燻燒艾草可以驅蟲防菌。
廖桂聲醫師表示,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流傳著這個活動是有其意義存在,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,艾草的莖葉含有芳香揮發油的成分,不但可當作香料使用,也可用來殺蟲、防治病毒滋生或四處傳染;艾草既無毒性也無副作用,在居家環境中有很高的衛生清潔應用價值。
廖桂聲進一步指出,若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,艾草微有氣味,以葉入藥性溫、味苦,純陽之性,通十二經,具有溫經止血、理氣安胎、逐寒濕、暖子宮,以及溫中開鬱等作用。
艾葉在很早以前就應用在中藥複方中,古方芎歸膠艾湯含有川芎、甘草、艾葉、當歸、乾地黃、白芍、阿膠等藥材,其中一味藥就是艾葉,能養血止血,調經安胎,常用來治療婦女月經過多、血虛有寒證、崩漏下血、淋漓不止、妊娠胞阻、腹中疼痛等病症上。
艾葉經過曬乾後,等到充分乾燥時就可以再加工,然後做成艾絨,艾絨能溫經透絡,多用於針灸療法上,也就是「艾熏法」,這種中醫療法一直流傳至今,能去寒濕,通經絡,促進人體血液循環。
當艾草燃燒時對防毒防菌有一些幫助,屬於民間的一種芳香療法,至今仍有民眾在使用。
msn新聞:http://news.msn.com.tw/news2695310.aspx

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

中醫治骨折 2帖藥消腫補骨


中醫治骨折 2帖藥消腫補骨
515自由時報D套(影視藝文)內的健康醫療版
(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

圖.文/廖桂聲
骨折如同其他受傷的組織一樣,會出現炎症反應,也需要一定的癒合期。
骨折主要分成四個期間:
水腫形成期:骨折周圍組織發生充血、水腫,並伴有一定程度的局部炎症反應。
機化期:在骨折後2148小時內,滲出物不斷加劇,炎症細胞積聚,參與對壞死組織的吞噬及清除。
骨痂形成期:骨折後67天,骨痂能產生類似夾板的固定作用。
骨化及骨組織重建期:骨樣組織不斷有鈣鹽沉積,使基質發生鈣化,最後逐漸轉變為堅實緊密的骨骼組織。
如果不慎發生骨折,最好採取中西醫併治比較好。
中藥階段用藥,在水腫階段,從發生骨折、脫臼、挫傷、撕裂傷之後開始發作,這時候受到骨折所影響,四肢患處正在經歷大量內出血、發腫、腫脹、疼痛等過程,用山梔子、本黃柏、黃連、苦參根作消腫用,知母、大黃作活血止痛之用(圖1)。
在骨折後67日,「機化」的血塊逐漸演變為骨樣組織,即骨痂已經形成,這時候適合用杜仲、骨碎補、五加皮、續斷有促進骨漿分泌的作用(如圖2)。
粗鹿茸、菟絲子、枸杞子含有類雄性素的硫化物促使腸道對鈣的吸收作用外,還能加速骨基質的形成和骨化,利於骨折的癒合。
(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

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

七寶美髯丹改善陽痿 讓男人抬起頭來


七寶美髯丹改善陽痿 讓男人抬起頭來
台灣新生報作者: 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 | 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2419 上午12:24
男性陽痿患者也能夠使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廖桂聲表示,男性陽痿患者通常會出現那話兒不能勃起的症狀,或雖能夠勃起,但卻一下子就軟掉,像這種情況應先找出造成陽痿的病因,如果是因為肝腎陰虛而導致陽痿一症,可用七寶美髯丹進行調理,但必須長期服用才能改善。
廖桂聲醫師指出,大多數男性陽痿患者皆為肝腎陰虛,所以可用七寶美髯丹,藥方出自《醫方集解》,能滋腎養血,可用來改善腎陰虧損、筋骨無力、頭髮早白等病症,套句現代醫學的說法就是刺激性腺分泌激素,增強男性性行為,成分包含何首烏、茯苓、懷牛膝、當歸、枸杞、菟絲子、補骨脂、蜂蜜等。
廖醫師進一步指出,在藥方中,何首烏能固腎強精兼延年益壽、茯苓能利水滲濕兼益脾補中、懷牛膝能補肝腎兼固筋骨、當歸能養血補血、枸杞能益腎精、菟絲子能補氣、補骨脂固腎氣。若是患者有精蟲稀少、精蟲活動力差等問題,還可以酌加霍山石斛。
不過,服用七寶美髯丹不能達到「速效」的作用,這種藥方並不能馬上服用就馬上見效,而是必須長期服用才會慢慢地看到效果,至少要服用一年以上,患者必須耐心服用。
此外,這種藥方也有一些禁忌,譬如腹瀉不止、容易下痢、受到細菌感染、有化膿或發炎情形、感冒或咽喉痛等都不宜服用。


享魚水之歡美好性福 先搞定教戰守則
台灣新生報作者: 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 | 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2419 上午12:24
夫妻要享受魚水之歡,可以先從改善生活做起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廖桂聲表示,夫妻間要享受性生活的樂趣,其實可以先從改善生活做起,先做到正確的「性福」教戰守則,包括調整飲食、改善心理因素、遵守健康準則等,除非是「真的不行」才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。
廖桂聲醫師指出,調整飲食方面,少吃刺激類、油炸類、辛辣類、油膩類食物,相對地,應多吃能幫助補腎壯陽、益氣養血的食物,包括秋葵、韭菜子、芹菜、黑豆、蓮藕、枸杞子、核桃肉、白果、松子等皆是,豬腎、牛睪丸、羊肉、海參、鯽魚等可適量攝取。
廖桂聲說,陽痿患者應排除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不舉,有些患者受到相當程度的心理因素所影響,因此,除了自己本身需要克服之外,配偶也可以用鼓勵的方式,協助患者走出心理的陰影,甚至於改善心理上的障礙。
遵守健康準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建議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少抽菸、禁酗酒、節制過度的性生活、維持良好的散佈習慣等都是基本的原則,但如果從生活進行改善後仍有不舉的問題時,這時候就不能夠諱疾忌醫,應敞開心胸,積極向醫師請教或諮詢,才能夠把問題解決。

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

異常白帶炎症 不宜進補

俗話說:「十女九帶」,可見白帶對女性而言,是極大的困擾。所謂「白帶」是指女性陰道分泌出來的液狀黏物,傳統醫學上分別有白帶、黃帶、赤帶等,現代醫學上分成黴菌或滴蟲感染、子宮及子宮頸等陰道病變等。
異常的白帶,其色澤與分泌量是異常的,有時也會比較濃稠,且常伴有異味及搔癢、燒痛的感覺,在傳統醫學上分成脾虛、腎陰虛、腎陽虛及溼熱型,都歸類於「水濕」症,以至於後人稱此類的病患為「冷底」體質,不宜食用濕冷的食物,應調以溫補才對,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。
當出現異常的白帶炎症反應時,不宜使用補藥,包括:人參、當歸、黃耆、枸杞(如圖)及麻油等,以免火上加油,加重病情。冬令進補的當歸鴨、麻油雞、薑母鴨或薑湯等辛熱食品,會加速血液循環,在出現白帶發炎反應期間不要輕易嘗試,以免「生熱助邪」。
白帶:黴菌、念珠球菌、披衣桿菌、濾過性病毒感染及性病所引起;主要症狀包括:白色透明的異味、搔癢燒痛感及惡臭。
黃帶(化膿性白帶):長期陰道炎、慢性子宮頸炎、子宮內膜炎、子宮積膿症、較嚴重的慢性卵巢炎及滴蟲感染等;症狀為:分泌物偏黃、偏濃外,還常有異味產生,外陰部及陰道會有紅、腫、熱、痛或搔癢不適的感覺。
赤帶:嚴重的子宮頸糜爛、子宮內膜病變、子宮頸瘜肉及子宮頸癌等,分泌物容易帶血成為赤帶;症狀為:分泌物帶血。
正常的白帶是無色無味的,且分泌的量也會適中。
異常的白帶屬發炎現象,治療應以「清熱燥溼、解毒、瀉火」為主。
(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)

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中醫+西醫加速骨折癒合

作者: 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1年12月28 下午11:56

如果要加速骨折癒合的速度,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。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,雖然西醫在骨科領域中也有快速的治療方式,但是在加速骨折癒合的問題上,若能夠中西醫結合治療,臨床上,使用中醫傷科方法治療骨折,輔助西醫骨科的療程,有助於加速骨漿分泌,進而提高骨折的癒合速度。
 
廖桂聲醫師指出,根據文獻所記載,傳統中醫對治療骨科疾病早有一些描述,中醫傷科認為,腎主骨生髓,其華在髮,而且腎藏精,精生髓,若西醫配合中醫療法,內服中藥、外敷藥粉、針灸療法,確實能夠起到癒合快、復位好、療程短、功能恢復正常、引起的併發症相對比較少等優點。
 
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,人體四肢骨折如同其他的組織一樣,都有一定的癒合期,從患處血腫形成、患處骨痂形成、骨骼化、骨骼組織重建等過程,最後逐漸轉變為堅實緊密的骨骼組織,但骨折癒合其實是一個繁複的過程,如果不慎發生骨折,最好採取中西醫併治比較好。
以外敷藥粉為例,中醫常用黃柏、黃芩、大黃等中藥粉進行消腫的作用;常用沒藥、乳香、川烏、草烏等中藥粉進行止痛的作用;常用紅花、蘇木等中藥粉進行活血化瘀的作用;骨碎補、續斷、五加皮等中藥粉則有助於促進骨漿分泌的作用。患者能接受骨科有經驗的中醫師適當的醫治,如此才能夠降低骨折癒合延遲或骨折接合不全的機率,並盡早恢復四肢正常的功能。